导语:每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梅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是要达到相应的入梅标准,才算是真正的入梅了。同理,出梅也有相应的标准,达到了标准,才算出梅。因每个地方天气情况不同,所以达到标准时间也不一样。那么,入梅出梅时间怎么定的?到底入梅和出梅时间怎么算?一起来了解。
入梅时间的计算,需要依据“干支纪日”。从每年的“芒种”开始计算,第一个“丙”日为干支纪日的天干,是入梅的日期,约在每年的6月中上旬。但是由于我国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的日期也会有所差异,应该要依据实地天气进行判断。出梅的时间,也能根据“干支纪日”进行推算的。“小暑”过后的第一个“末”日为干支纪日的地干,是出梅的日期,约在7月中下旬。
按照环流条件与区域性降水相结合的原则,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时段内,在北纬29-33°范围内,经常有地面峰系活动,且连续两周内有6天雨日,同时参考长江下游两岸,各站候平均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为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节中雨日、雨量、云量等气候要素的时间曲线上出现突增(即转折点)之候(日)定为平均入梅候(日)的。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我国古代对入梅曾有几种规定,《琐碎录》“(闽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神枢经》:“芒种后逢丙日入梅。”《江南志书》:“五月芒种后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种后雨为黄梅雨”,则以芒种为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区差别;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变化而致。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在天气分析预报中,则往往指天气形势转为梅雨形势的日子。
连续5天不下雨,且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加最高温度除以2)超过30度,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出梅了。
天文标准,即根据我们国家古代历法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这是中国传统的推算方法,一些现代出版的台历、日历上公布的出梅时间均是根据该标准推算出来的。
气候标准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的出梅平均值来确定该地区大致的出梅时间,该标准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气标准有具体细致的指标,各地气象部门依据这些指标来发布出梅时间。所以,日历、台历上标明的出梅时间只能作为参考。
2006年6月6日芒种,丙寅日,则芒种当日入梅;小暑后7月17日逢未,因而2006年的出梅日期为7月17日。黄梅天共42天。具体心算法如下。
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主要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