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大多数省份和很多城市都发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依据这一些数据,结合着七普人口数据,可以做一些观察。
1)广州增加7.03万人,北京减少0.4万人,上海增加1.07万人。京沪穗合计2021年增加非流动人口7.7万人。而这三个城市过去10年分别年均增加:22.8万人、18.5万人、59.8万人。
2)排位前14的主要都是省会城市。最多的是武汉,1年非流动人口增加了超过120万。其它的也基本都在10万-25万之间,等于说,任何一个省会城市在2021年的人口增量,都超过了三大一线城市的总和。
这样看来,省会城市以及一些强二线城市(苏州、青岛、佛山等),在2021年出现了人口“大上升”。
有不少自媒体依据上面这个统计,得出了一个观点:一线四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下降,而省会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上升。
我认为从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的一个结论。但如果认真分析,这样的结论是不一定全面的,或者说,不够准确。
首先第一点,我认同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应该是低于省会城市的,原因是四大城市的人口基数已经逼近天花板。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趋势,会不会在2021年发生,暂难确定。
这个背后的问题大多是因为,我们正真看到的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减少,可能更多是人为控制的结果。尤其是京沪,自2016年以来就陆续发布要求人口不增长。而反过来,省会城市过去这几年,都先后推出了力度极为激进的人口招徕政策。比如说西安,在2017-2018年,“疯狂”吸引了超过100万人口。而武汉在2021年也是积极的推出了人口大动作。继续探究,这个背后是因为国家政策引导所致,除了超大城市之外,别的类型的城市这几年来都陆续放松了人口落户的政策。
这一点,让我们从“表面上”看到了似乎是“一线四大”城市的人口吸附能力下滑,实际上则是人口政策的结果。这个弄明白,对我们接下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很重要。因为,有些城市光是靠政策把人口数量堆上去,可能会不持久,终究是要靠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创富空间才行。这一点,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
其次第二点,年度人口的统计是“抽样调查”,准确度是可疑的。我们都不是人口专家,但在“七普”人口报告发布时,相信我们大家都了解到一点皮毛,知道人口数据有年度的抽样调查、每5年一次的“小普查”以及每10年一次的“大普查”。我们看2021年的数据,就是一个抽样调查。为说明这个,我们来分析一下“七普”人口的数据,尤其是2020年和2019年人口之间的“差额”。
比如以成都为例,2010年成都“六普”人口是1511.88万人,到2019年当年统计公报发布人口是1658.1万人,9年累计增加大约146万人,年均流入约16万多人。但是2020年“七普”人口数据出炉,成都非流动人口变成了大约2094万人,10年增加 了5818917人。2020年的“普查人口”比2019年的“公报人口”,一下子“多出了”436万人,折算年均流入人口高达约58万人。
其它的也都是如此,看下面这张图,整个珠三角都是如此。广深10年净增人口有超过一半都出现在“七普”那1年,尤其是东莞,10年人口累增225万人,但是2020年那1年“增加了”200万。
再以上海为例,2021年公报数据是2489万人,但是这次上海全城测核酸,人口是2512万人,是不是这个人口数据更“靠谱”?如果是,那么就比普查人口多出了10几万人,排位就得很靠前了。
以上都说明了,单年度的人口公报数据,“失线年周期的人口普查数据有很大出入,以“七普”人口数据看,“低估”得很严重。是以,很难以单年度的人口数据,作为我们得出结论以及做出判断的依据。
我个人还是老观点:定性的认识远比定量为重要。就是说,看那个人口流动的底层趋势最重要,至于说那个量是多少,不那么重要。
我认为结合着上面的数据,这一些数据其实不是在预示“新趋势”,而是在继续印证“旧趋势”,根本不存在上面所谓的“新趋势”。
1)显示出人口继续在流向中国最为优质的城市群。从上图看,排位靠前的还是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这些中国最优质的城市群(北京刚才说了,主要是人口控制的结果)。人口流向“弓型”大都市圈的大方向,没有一点改变,“七普”人口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21公报数据继续印证了这一点。
结合上面的城市人口图看,我以珠三角为例,2021年,珠三角各个城市的人口都在增长(现在深圳、肇庆的人口数据还没发布,但我估计极大概率也是正增长的)。不管是几万,总之是都在增长。而且,整个广东是2021年全中国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过百万的省份(118万),这个我认为非常的厉害,如果我们再参考广东最低之一的老龄化水平(倒数第三),答案格外的简单:珠三角这片“最小的都市圈”无疑还是中国“最年轻”、未来活力最强的大都市圈。
2)人口的集聚性在继续增强。我们看上面那个省区人口图,湖北全省2021年人口增长55万人,但省会武汉一城人口增长超过120万人;山东全省2021年人口增长了5万人,但计划单列市青岛、省会济南两城增加了超过24万人;四川全省2021年人口仅增长1万人,但省会成都一城人口增长超过25万人;江西减少了1.5万,但省会南昌增加了超过18万人;河南人口减少了58万,但省会郑州人口增加了超过14万;湖南人口减少了22.5万,但长沙人口增加了超过19万……
还是原来的看法,省会城市(以及强二线)在更猛烈的“虹吸”,一个省份增加的人口不及一两个首位度高的城市,(排除数据上的“误差”)很可能说明了这个省份其它城市的人口都在下降,人口都高度集中流向了某一个(或两个)城市。这种极化的效应,在这几年是非常剧烈的,我相信它还会是延续整个“十四五”、“十五五”的趋势。
看这样的趋势,可能对我们把钱放在哪个城市买房子,更有价值。单年度到底是增加了多少人口,还是京沪穗这一年增加得太少了是不是说它们吸引力下降了。这样的讨论,不那么重要。
乃至,全中国的人口形势变化如何,也不再重要。比如大家在过去半年里“谈虎色变”的“人口断崖式下降”,我并不那么担忧。2021年,全国人口只增加了48万人,按这个趋势,负增长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如果回头看看这些城市群、都市圈,想必答案又不一样。全国人口的结构性分化时代,已经到来。不需要去看总量,但是结构看不明白,就会很惨。
下一步的趋势,将是都市圈范围内的人口重整。这一点我之前谈过了,简单说,就是全国的人口会继续流向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核心都市圈+本地的省会城市,而同时,在那些核心都市圈范围内,由于核心城市的人口容量逐渐逼近天花板(核心城市会慢慢的收紧针对普通人口的吸纳政策),会逐渐向都市圈周边城市疏散。
这一点,在“七普”的人口数据里,也已经展现的很明显。比如我常常举例说,在深圳都市圈范围内,东莞、惠州过去10年的人口流入区域里,增长的最快的都是临深地区。在东莞是临深9镇+松山湖,过去10年增加的人口是全东莞的一半。而在惠州,过去10年,人口增加最快的是大亚湾和惠阳,不是惠城。这些地区的人口,大部分都与深圳有关系。而且,一定要注意,这还是深圳都市圈一条轨道还都没有开通的背景下出现的。
我们做个假设:未来的“十四五”乃至“十五五”,都市圈范围内的轨道交通显然都会陆陆续续的上马连通,那么伴随着这些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化,会产生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