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陶瓷行业而言,校企合作项目可不少,但真正出成效出成果的并不多。主要是落地难,投资周期太长。
9月19日,福州大学测试中心主任、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华,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汪永清、教授张小珍,福建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凌强,泉州新弘潮总经理郭育民等一行莅临宝达集团,就双方建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新模式是建立在新弘潮有解胶、增强产品与宝达合作的基础上,对宝达的新诉求导入高校的研发力量,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研发攻关。在此期间产生的研发费用当作新弘潮自己的研发投入。即生产企业与高校合作不需要投入资金。而宝达有着专业生产系统能力,完善的数据管理,在产业引领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与这样的企业对接研发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效落地。
对于陶瓷添加剂市场,在宝达集团总裁张刚看来,有很大潜力可挖掘。中国建陶市场进入下半场,客户对材料、功能属性要求慢慢的升高,同时又追求超高的性价比。市场不断在考验着公司制作管控能力。尤其是近3年,建陶行业被动进入“板”的时代,质量发展要求慢慢的升高,工厂对原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可随着环保治理的慢慢地增加,优质材料供应却越来越紧张,生产企业不得不采用劣质材料替代。由此,陶瓷复合添加剂接下来也就有着慢慢的变大的发挥空间。新模式一旦出成果,并能够迅速复制。
刘明华教授对陶瓷增强剂研究造诣颇深。在他看来,目前陶瓷研发其实是集中在釉料、墨水以及烧成,对泥浆到生坯这段的研究很少。其实,如果把成坯到泥浆这段基础做好了,对后面优品率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福大有很多产学研对接成功项目,陶瓷以及增强剂有专门研发团队,改性木质素研究成果在三明缘福公司实现了转化,得到了产业化应用。泉州新弘潮通过汇集院校力量,为客户提升生产效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的模式十分看好。
汪永清副院长表示,在原材料越来越不稳定的同时,工厂各种含化学成分废水加入球磨再利用,对泥浆解胶、坯体增强又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加剧后期的一系列问题发生。因此,添加剂供应企业一定从研发新技术入手,由配方---球磨--粉料—成坯—烧成等综合考量,形成系统化解决方案。新弘潮提出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就是建立在原有产品应用的基础上,在企业不用投入的前提下,去实现这个解决方案。
新弘潮聚集了福大、陶大高校力量,在解胶、增强剂等产品上有扎实的功底。与行业有名的公司欧神诺、马可波罗、宝达、铭盛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为对接宝达合作中由泥浆解胶、增强向高比重、低流速、节能;粉料颗粒均匀,易于成型;强度稳定,改善坯体氧化,提升烧成速度等方面进一步延伸的新诉求,新弘潮投入资金携手高校科研力量研发攻关,这样的模式如果成功并可以复制推广,快速实现产业化。” 周凌强总经理表示。
一些熟悉这两家企业的行业人士也认为,经营理念高度一致的两家企业一同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一旦成功其产业化推广的前景很值得行业期待。
陶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陶城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