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此来形容中陕核工业集团旗下各大公司在生态环境修复中各怀绝技,实不为过。
近年来,中陕核工业集团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地矿发展的始终,鼓励并推动旗下各大公司充分的发挥地矿行业自身优势,在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保护大自然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陕核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从始至终坚持“核地报国、绿色地勘”的发展理念,积极向治理矿山固废、污水环保地质业务延伸,在承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过程中,除了运用传统的挡、护、覆、运工程外,还积极探索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动物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合试验效果,选择正真适合的植被品种用于生态恢复。同时通过对矿坑周边生态环境展开系统的治理重构,因地制宜引入水源,改善地质条件,进而复垦,补充、增加了耕地面积,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石泉县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石泉十美”。石泉县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在开展该县域内的自然保护地生态评价、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工作中,认真做出详细的调查摸底,科学划定范围界线,优化整合功能分区,系统性解决了自然保护地与人类活动空间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当地政府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方案,使重要生态系统、自然遗迹、人文景观和珍稀动植物得到一定效果保护,筑牢了“石泉十美”的生态安全屏障。
陕西石泉汉江莲花古渡湿地公园候鸟成群。其恢复与保护工作突出汉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估及其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对流经城镇的河道、滨水滩地遵循“共享”的原则,制订了将湿地公园上游城镇段定位休闲观光、中游段高滩地保留原来的耕地、下游段维持现状合理保护的修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主槽水面进行适度沟通,减少土石方搬运,用修补和引导性种植办法来进行低滩地与水岸生态修复,对水陆边界、浅滩与深潭、河滩低地进行引导性人工干预,推行用原生态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如今的莲花古渡湿地公园已然草木葱茏、烟波浩渺、候鸟成群,一派悠然胜景。
近年来,中陕核工勘院有限公司充分的发挥技术优势,将生态修复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打造出以铜川市印台区废弃煤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为代表的优质项目,为陕西省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不愧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美容师”。
铜川市印台区废弃煤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是当地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部署要求开展的重点治理项目。工勘院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后,提出了“以生态环境恢复为主,重建小区域生态环境,兼顾经济效益”的总体思路,重新规划区域,采取了惰性材料拌合后回填、注浆法结合覆盖法等灭火措施,结合必要的覆土、绿化、排水等方案,在消除区内煤矸石自燃等隐患后使其恢复了土地功能。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促进当地居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共赢的结果,积累了宝贵经验,树立了生态修复的样板工程。
生态环保,绿色勘探。中陕核二一〇研究所有限公司以“绿色矿山勘探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为理念,研发了泥浆不落地系列装置,其应用不仅给各钻井队减轻了处理废弃物的负担,而且给钻井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泥浆不落地”无害化处理,解决了钻井泥浆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对钻井液的回收利用,大幅度的降低了排污量。此外,将岩屑和泥饼成型制砖,避免了二次污染。
据了解,传统勘探开发过程中,为了让泥浆保持优良的性能,需要在其中加入多种化学药剂,但同时遗留在钻井现场的泥浆池也就变成了极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元凶”,大多是完井后就地填埋泥浆池。二一〇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泥浆不落地系列装置,钻井时泥浆循环利用,完工时废泥浆固化后运到专业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不用建设泥浆池,全程几乎无污染源。
通过使用“泥浆不落地”装置处理钻井泥浆,不用再直接挖设循环池,更重要的是一旦应用这种新工艺技术,泥浆对环境的污染将得到根治,钻井施工更加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