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植根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土壤,民间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正着力进行《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全集》编纂工作,他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书写的是汉字,其背景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晁岱双在书法研究创作道路上积淀了深厚的底蕴,今年3月,国家博物馆成立中国古代书法研究所,晁岱双担任所长,他给研究所的定位是立足国家博物馆馆藏法书资源,服务国博发展需要,重点主持开展馆藏法书系统研究,包括馆藏文物整理研究、出版,馆藏法书全集的编纂工作。“今后将陆续开展书法展览、书法征集、书法鉴定以及博士后科研与合作等工作,将与高等院校相关书法专业展开科研合作与研究生培养,同时开展书法相关的培训,举办书法相关的研讨会和相关学术活动及书法相关专题创作等。”晁岱双告诉记者。
晁岱双是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中国书法文化方向的博士,对中国书法深有研究,“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但仅仅提笔写字,还不能称为书法,文字学以及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或书法研究者必须关注的内容,我们今天能清楚看到的浩如烟海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书法史、书法理论,都是书法研究、学习的重要方面。”晁岱双认为,书写者要按照汉字的特点、演变规律及其含义,遵照汉字的点画、字法、结构、章法、笔法、墨法等内容和规律进行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能够说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声的音乐。而要做到这样,必须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里面吸收营养。“‘书法’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书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晁岱双说。
“对书法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晁岱双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写字,看到小学老师一手漂亮的板书,就有临摹的冲动。六、七岁开始临帖,中学时老师给了很多指导,以隶书《礼器碑》和王羲之《兰亭序》为主,上世纪90年代初在曲阜学习绘画时,经常去孔府、孔庙、孔林写生,见到‘孔庙三碑’原石,更是心慕手追,就这样从始至终坚持下来。”晁岱双本科读的是艺术设计专业,从始至终坚持写字。硕士、博士阶段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学习,受教于欧阳中石教授和刘守安、张同印等诸教授,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读书写字慢慢的变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士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两年半,合作导师陈池瑜教授坚持让我每周与工作室的师友们进行书法交流,并给部分清华美院的学生授课,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晁岱双博士后期满出站调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主要进行馆藏书法墨迹、碑帖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每天面对几万件墨宝,鉴赏水平和书写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从2011年底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至2017年期间,我始终在中国古代书法与碑帖库房进行有关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工作中发现,古人留给我们的书法经典任何一件都不是随便书写的,每当面对这些书法遗产时,便由衷而生敬畏感,所以自己在学习和研究以及书写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敢乱来。”晁岱双用行动表达对书法传承的敬畏。
“应该庆幸的是,我们赶上了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对书法的继承与发展,应该以传道义、成教化为己任,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浅层次的笔墨游戏上。”晁岱双说,“好的书法作品更应该注重内容,能够反映书法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正如我导师欧阳中石先生所言,‘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做字是为了行文,行文是为了载道,电脑碑刻也都可以载道,为什么还要书法?因为书法能使‘文以载道’的‘文’焕发出更好的光彩,书法还应追随时代,为时代服务,做到‘切时如需’。”
对于书法创作,晁岱双有自己的感悟:“书法是文人的基本素养,不是用来作秀的,更不是用来吓唬人的。古人读书、吟诵、作文、写字多位一体,其‘作字行文’,多为‘实用’,重在‘载道’,注重人品与书品统一,自我完善,修齐治平,使书法成为蕴含深厚人文信息和精神力量的独特审美样式,历千年而不衰。”晁岱双感慨地说,“当今社会,发展神速,人多为物所累,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书法家’‘大师’满天飞,且言必称‘润格’,太多欲望让人逐渐丧失平静、纯粹之心。”
“近些年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慢慢变得高,从书法教学与研究的层面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书法研究机构与书法教学机构,尤其是很多的高等院校设立了书法相关的专业或研究方向,有的偏重于文字学,有的偏重于文学历史,有的偏重于艺术学,有的倾向于设计学,有的偏重于考古学范畴。”晁岱双认为,这都体现了书法文化研究的良好环境。尤其是高等院校建立的完善的高等书法教学科研体系,加上社会书法教学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从专科到本科、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研究人才。他们分布到全国各条战线上,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当今弘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中坚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中,晁岱双有独到的见解:“书法所要表现的艺术特点不是特意追求能做到的,这是综合提高的过程,仅仅依靠写字技法是做不到的,技法的表现永远是浅层次的东西,我们常说‘功夫在诗外’,其实对书法来讲,‘功夫在字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方面提升个人的修养,书法的艺术表现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书法创作要以古法为依据,书法的创新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晁岱双认为,要正确对待风格问题。风格是一个人多年的学养、功力,探索与思考的积淀都达到一定高度时,自然形成的过程,不能强求。对古人的法书经典还没有掌握,就盲目追求自己的所谓“风格”,其实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
“作为在国家博物馆每天接触古代法书经典的工作人员,自己是幸福的,每天和这些‘国宝’在一起,犹如与古人隔空对话,畅游于古代先贤的文化、艺术、生活之中,汲取古人的营养,领会先贤的智慧,不仅让自己眼界开阔,在鉴赏品评、判定真伪、学术研究、书写实践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工作中,晁岱双一方面利用展览平台和其他媒介,把这些优秀书法经典推介给广大民众,让更多的人了解经典,品味经典。另一方面做一些相关的整理研究工作,出版一批研究成果。同时通过一些信息交流与合作平台,与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用于书法教学、书法研究及书法实践。
“当今的书法研究人员或书法家,应该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做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关注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对社会道德、文明礼仪的弘扬与教化,在努力提高专业修养,不停地改进革新的同时,满怀热情关注社会、拥抱时代,把书法活动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拓展书法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大众书法审美意识。”晁岱双呼吁。(来源:联合日报 马洪香)
晁岱双,1970年5月出生,山东嘉祥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书画碑帖定级专家。清华大学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齐鲁工业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书法文化方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北京书协理事。
主要从事国家博物馆藏法书与碑帖拓本整理与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理论教学、科研与书法创作。主要出版的著作有《民国时期书法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法帖书系.文征明书琵琶行卷》(安徽美术出版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法帖书系·明拓二王帖》(上、下卷)(安徽美术出版社)、《晁岱双书法艺术展作品集》(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晁岱双乙未新作集》(河北美术出版社)等。参编《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收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甲骨文、金文》《中国古代书论译注》等。曾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近年先后承担科研项目和课题三项,曾获得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和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曾参与筹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内部学术观摩展”“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甲骨文、金文展”“关山月艺术展”“李苦禅艺术展”“张大千艺术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等数十个展览。
书法实践以东晋书风为宗,尤取法“二王”,隶书以汉隶为宗。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孔子基金会、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等收藏;曾作为“中国书法高等教育与国际交流项目”代表赴日本进行访问及学术交流,并举办书法联展。还应邀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 国家和中国台湾、中国澳门地区进行访问及学术交流;个人事迹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等曾于2017年3月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循环播放介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网络暴力、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电话:监督及意见反馈邮箱